洞穴考古漫谈(6月)
发布时间:2017-07-17     阅读数:7775次    来源: 往月发布
分享:


                                         阮齐军


对于云南的考古工作者来说,对洞穴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是我们野外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内容,因为在中国范围内位于西南地区的广西、贵州和云南一带是岩溶地貌最为发育的区域。

在我许多亲友的认识中,在云南从事的所谓考古工作无非就是“钻洞”或者“挖洞”,因而他们在电话里往往会问:“最近在哪里钻洞呢?”。在和亲友一起闲聊之时,也有人常常会问“钻过最深的洞有几公里”,“在洞里面会不会迷路,会不会缺氧,会不会遇到大蟒蛇”,“在钻洞时需不需要燃起火把,需不需要在腰间系一根绳子,需不需要携带什么武器装备”等等问题,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深感洞穴考古在普通民众眼中的惊险和神秘。

在平时的野外考古调查中,也经常会遇到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记得我前些年在调查洞穴遗址时曾经被一位当地的老人带领着看过十几个洞穴,但全部都是没有任何堆积的垂直落水洞。虽然我多次告诉他,我门需要调查的洞穴应该要具备哪些特征和条件,但老人依旧固执地认为他带我们去的那些洞穴应该更容易发现“宝贝”。

从我自身经历过的这些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可以看出,洞穴考古其实是比较容易引起公众关注的一项考古工作,但由于宣传不足等原因,广大公众在洞穴考古方面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偏差。在此,借助我所的微信公众平台,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简要地谈谈对洞穴考古的一些认识。

考古学范畴内的遗址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就有露天遗址和洞穴遗址之分,这种分化在我认为是早期人类在营造居住和活动场所时对周边自然条件选择和利用策略的不同而形成的,这种选择利用策略的差异性有可能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可能是主观因素的产物。所谓洞穴遗址,是指古代人类利用山岩自然洞穴,在其中生产生活,从而留有原生文化堆积的一种遗址类型。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洞穴内的文化遗存是被流水等自然营力带入洞内而形成的再生堆积,那么这种洞穴堆积不属于洞穴遗址。岩厦遗址也是利用自然山岩营造而成的,在大类上也应该归入洞穴遗址。也有学者将洞穴遗址和岩厦遗址归并入基岩遗址。

相较于露天环境,洞穴由于具备一定的空间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承载着房屋的功能,是早期人群生存和活动的理想居所。洞穴遗址的年代主要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少量的也可到较晚时期。世界范围内洞穴遗址的大量存在反映出古代人类在早期阶段,依赖洞穴作为栖息地和庇护所,就近利用所处自然条件进行生产和活动的生存方式和行为特点。在我国,较为著名的洞穴    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遗址、山顶洞遗址、观音洞遗址等,新石器时代的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等。

所谓洞穴一般是因为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洞穴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其侧剖面形态就可分为水平洞穴、垂直洞穴、阶梯状洞穴、袋状洞穴、多层洞穴等等[1],其中水平洞穴无疑更适宜于早期人群居住和生活。另外,洞穴的深度、洞穴所出位置的高度、洞口的开阔程度、洞穴周边的地形和地貌条件等都有可能对早期人群对居住地的选择策略产生很大影响。一般而言,适宜早期人群居住和生活的理想洞穴应该满足下面几个条件:一是洞穴形态为水平洞穴,且洞内面积开阔,深度适中;二是洞穴所处的海拔位置相对适中;三是洞穴周边有河流,以便于取水和狩猎;四是洞口开阔,采光良好;五是洞口位置为平台或缓坡地形,有利于人类更大范围的活动。对于一些深度相对较深的水平洞穴,由于受采光和通风等因素的制约,早期人群一般会选择在洞口区域活动,因此在考古调查中对这类深度较深的洞穴,我们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洞口区域,而并非如探险一般到洞穴深处进行调查。

从遗址的发掘难度来说,洞穴遗址一般比露天遗址要困难,因为洞穴遗址的堆积来源相对更为复杂。杨景春和李有利老师编著的《地貌学原理》一书中将洞穴堆积分为化学堆积、机械堆积和生物堆积三种类型[2]。

洞穴中的化学堆积一般是由地下水在洞穴基岩和洞穴内流动时钙质的分解和沉积活动形成的,例如洞穴中常见的钙板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泉华等都属于化学堆积。洞穴内如果富含铁、锰、铝等矿物质也有可能形成相应的沉积物或结核物。

洞穴中的机械堆积可分为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崩塌沉积和风成堆积等几种。洞穴中的河流沉积物一般是地下河沉积的小砾石和砂,也有可能是洞外地表河流在洪水期带到洞穴中的砂砾和泥沙沉积。洞穴中的湖泊沉积物是一种具有较薄层理的黏土-粉砂沉积,既有可能是在地下湖中沉积的,也有可能是地表河流在洪水期灌入洞穴后形成静水环境后沉积起来的。崩塌沉积物是从洞顶、洞壁崩塌下来的一些基岩碎屑堆积物,俗称角砾。这些角砾常和洞底的一些石灰华和黏土等混杂胶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坚硬的角砾岩[3]。洞穴中的风成堆积在洞口较开阔或洞顶局部坍塌形成“天窗”的洞穴中最为明显,是风力作用将洞外沙尘吹入洞穴而形成的一种松散细粒沉积物。

洞穴中的生物堆积大体上可分为人类活动堆积和动物活动堆积两类。人类活动堆积在考古学范畴中属于文化堆积,洞穴中的文化堆积包括人类骨骼残骸,人类带进洞穴中的动物和植物遗存,人类利用并废弃的陶器、石制品、骨角制品、竹木制品等遗物,人类的用火遗迹、建筑遗迹、墓葬遗迹、石铺地面以及人类从洞外搬运进来的垫土等其他功能的遗迹现象。洞穴中的动物活动堆积是由动物自身活动形成的,例如鬣狗粪便、鸟粪和蝙蝠粪便等形成的堆积物。

在洞穴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科学揭示和获取堆积中的遗迹和遗物,还要搞清楚堆积的时代分布情况,堆积形成的机制和过程,早期居民对洞穴和周边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情况,人类活动和周边古环境的响应关系,遗址的功能和性质,人类的技术和文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总而言之,洞穴考古并非简单的“钻洞”、“挖洞”、“探险”或者“挖宝”,洞穴考古其实是一项极具科学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它涉及到考古学、地貌学、地质学、古环境学、年代学、埋藏学、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洞穴考古需要多个交叉学科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系统、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到古代人类生存方式、行为特点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各种信息。

参考文献:
[1][2][3]杨景春、李有利:《地貌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者,2009年1月,第71-72页。


云南丽江万人洞遗址


云南景洪娜咪囡洞穴遗址


北京人遗址


山顶洞遗址


丽江万人洞遗址洞内钙板层采样


景洪娜咪囡洞穴遗址发掘现场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