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拱辰楼灾后抢救性修缮及复原重建工程
发布时间:2023-04-24     阅读数:4826次    来源:原创
分享:

大理州巍山县历史悠久,是云南设置最早的郡县之一,也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早期都城所在地。宋代大理国时期,改名为开南县,元代改名蒙化州,明代改为蒙化府。拱辰楼位于巍山县南诏镇四方街,占地面积约为1293平方米,主要由城台、城门洞、马道、城楼、廊房五部分组成。旧时它是明代蒙化府的北城门,是城池防御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性建筑。

据史料记载,拱辰楼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原为三层,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改建为两层。清乾隆13年(1748年)蒙化府同知康勷题书“魁雄六诏”字匾。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蒙化直隶厅同知黄大鹤题书“万里瞻天”字匾。民国年间,在拱辰楼城台上东西两侧建盖面阔五间的廊房各一栋。1993年11月,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我所对拱辰楼作了第一次全面修缮,保存了较为全面详实的勘察、文物建筑的测绘图纸和照片等资料。2012年1月再次承担其修缮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留下全套勘察测绘的实测图纸及外观、内部结构和局部细节的详实记录照片等资料。


拱辰楼1995年勘察测绘时南面古城街景


拱辰楼1995年勘察测绘时北面概貌


拱辰楼2012年东北角


2015年1月3日,拱辰楼起火被毁。我所第三次承担了拱辰楼灾后抢救性修缮及复原重建工程的勘察设计,勘察设计工作主要以尚存的城台、城门、马道的修缮和已经烧毁的城楼、廊房的复原为重点,从测绘、建筑结构的特点分析、残损勘察和方案设计的编制四个部分展开。

首先进行全面深入的现场测量,结合1995年与2012年的历史勘察资料、测绘实测图纸,理清了拱辰楼烧毁前的布局、建筑的特征及构造做法。城台占地面积1166.08平方米,按传统城墙收分法式建造,外观呈下大上小的砖石包砌,台顶东西两侧墙外设台阶式马道,北侧(前檐)设有垛口,南侧(后檐)设女儿墙,台顶建有城楼及民国年间增建的东西廊房各一栋;城门洞位于城台南面与北面的中部,呈南北走向贯穿于城台,为纵横十字交叉的船棚轩顶式券洞结构,纵向城门洞被横向城门洞分隔为南北两段;马道底宽2.2米,长约25.96米,依附贴建于城台的东西两侧墙上,为踏跺形式,踏跺外侧设护身墙,南面入口处设门头;城楼坐南向北,位于城台台顶上,为重檐歇山青色筒板瓦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56.08平方米,建筑面积765.62平方米;东西廊房建筑总面积约135.12平方米,建于城台顶上,分别位于城楼的东侧和西侧,均为单檐青色筒板歇山顶,单层木结构建筑。


火灾后情况


火灾后的大木构架碳化情况


在对比灾前与灾后建筑本体的实测图和测量及获得建筑本体基本尺寸的基础上,分析发现了城台、柱子、城楼地仗和城楼柱头彩画存在的问题。

其次对拱辰楼灾后情况进行了详细勘察,分析其病害主要类型及分布情况。一是城楼及东西廊房在火灾中大木构架烧毁十分严重,已不能继续使用;二是城楼及东西廊房在火灾中木构架、装修、楼板、楼梯全部烧毁;三是城楼及东西廊房在火灾中瓦件、脊饰全部损毁;四是城楼及东西廊房在火灾中地面青砖、墙砖断裂、破损较为严重;五是城台、马道、城门洞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影响;六是城台、马道、城门洞在历史上遗留有一定安全隐患。

最后通过灾后现场勘察,结合1995年及2012年勘察的病害进行分析和对比:拱辰楼下部留存的明代城台、马道、城门洞及其上部的城楼与东西廊房进行了结构稳定性的分析,发现城门洞稳定性好,无需对结构做大的处理;城台北面城门洞东侧10米以东的墙体鼓闪、位移、变形、开裂严重,需进行局部拆砌修整,并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东西马道沉降、变形严重,有失稳迹像和安全隐患,需进行局部拆砌修整,并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城楼及东西廊房大木构架、木装修等木质部分全部烧毁,砖石构件破损、折断严重。瓦件全部烧毁或坠毁。加之地基因喷洒灭火消防水,局部可能产生积水渗漏,对城台造成一定的危害,需对其下的地基和基础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基于上述勘察结论,为改善文物本体的保存状况,减缓威胁,结合勘察实测资料,制定了拱辰楼灾后的抢救性修缮及复原重建方案。


火灾后对城台病害进行勘察


在抢救性修缮及复原重建方案设计中,城门洞主体结构不做任何扰动;对城台局部采取拆砌和整修;东西马道采取全部拆砌;烧毁的城楼和东西廊房采取复原重建。并把修缮工程类型确定为重点修缮及复原重建两类。

修缮及复原方案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八个方面:一是清理城台表面酥碱、空鼓、起皮的抹灰层,在对墙面进行整修后做科技保护,重新用传统的麻丝米格网、麻刀灰与改性的有机硅防水水泥砂浆抹灰,对古城墙进行封护保护,防止雨水渗漏对墙面的侵害。最后表面饰以传统的紫红土色浆,复原损毁前2012年的状态;二是拆砌城台北面空鼓、歪闪、开裂十分严重的城墙和下碱石,并对病害区域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三是用新型防水材料,对城台台顶做隐蔽性的防水封护处理,解决城台台顶的渗漏、排水问题,并修复城台台顶上的青条砖墁地;四是在城台台底增设散水,在东西马道的入口门头与踏跺间增设截水沟,在东西马道外侧埋设暗排水管,排除积水渗漏对城台及东西马道地基的危害;五是清理城门洞墙面酥碱、空鼓、起皮的抹灰层,对墙面进行整修后统一做科技保护,重新用传统的麻丝米格网、麻刀灰与改性的有机硅防水水泥砂浆进行抹灰,封护保护城台古城墙体,防止反潮对墙面的侵害。最后表面饰以传统的紫红土色浆,复原损毁前2012年的状态;六是对东西侧马道的构件进行编号后拆卸,并对地基重新进行加固处理。按原状的布局、尺寸、结构及构造形式、工艺做法进行复原归安;七是清理东西侧马道外后移栽的柏树和砌筑的非原状树池;八是复原城台台顶上烧毁的城楼及东西廊房。


城楼复原重建施工中大木构架安装


城楼和东西廊房复原设计依据2012年拱辰楼的实测图及勘察资料,设计中保持了2012年勘察测绘时城楼及东西廊房原来的建筑形制,包括原来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法式特征和艺术风格、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这是我省文物保护工程中要求最为严格、依据最为直接充分、最有必要的一项复原设计据。此外,在复原设计中还重点解决了基础底部隐蔽部位增设5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垫板,在木结构表面全面试用国际国内最新的木结构阻燃透明防火涂料,在檐口设置国内成熟的防鸟害檐罩网等三方面的难题。方案的编制于2015年2月完成并获得云南省文物局批准。


拱城楼修缮及复原重建施工收尾中的南立面


拱城楼修缮及复原重建施工收尾中的北立面局部


拱城楼修缮及复原重建施工收尾中的东北角夜景


巍山拱辰楼是南诏王皮逻阁统一六诏、雄踞大西南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研究西南边陲古代城池和军事土木工程及建筑技术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希望经历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巍山拱辰楼雄姿永续、安康长驻。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