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宗咱遗址
发布时间:2013-10-16     阅读数:12984次    来源:原创
分享:

宗咱遗址位于维西县巴迪乡真朴村者阶自然村东,为澜沧江西岸的一座独立小山,当地人称“宗咱”或“瓦口”。2013年9月至12月,为配合里底水电站工程建设,我所主持完成维西宗咱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遗址所处山体北面为临江悬崖,东、南、西三面有明显坡度,遗址紧邻澜沧江,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布10×10米探方18个,清理出石砌房基16座、大小石墙45道、石沟1条、灰坑1座,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及动物骨骼,发现陶器、石器、骨器等标本器物560余件。

遗址文化层堆积较为深厚,深度多在1—2米左右,最深处可达4.5米。临江台地的2号探方为倾倒生活垃圾所致,堆积层厚达4.5米,从上到下可分为9层,每层均包含有大量陶片及动物骨骼,陶器器型变化明显,为确定遗址年代序列提供了有力的地层证据。遗址顶部及东部文化层堆积均较为深厚,深度多在2米左右,且包含物丰富。遗址西南部坡度较大,堆积略薄。

遗址内发现遗迹均采用石材垒砌。房屋可分为两排,分别分布于山顶及山腰,每排皆环绕山体呈弧形分布,总体排列有序,布局严谨。房屋平面形状为方形,长宽均在5米左右,采用石块垒砌,石块大多垒砌规整,石缝之间有粘土粘接。部分房屋保存较好,石墙高度可达1.8米。房屋依山而建,墙体垒筑于斜坡上。部分房屋的建造方式为四面墙体分四次垒砌,一次垒筑一面墙体,两面墙体相接的地方可见明显的错位,拐角处两墙石块无交叠。靠近房屋石墙的底面上分布有石板,应为柱础石。房屋内均没有发现明显的门道。房屋底面铺垫有黄土,屋内地面没有发现灶坑;石墙可分为护坡墙、围墙及房屋残墙。护坡墙一般为单面垒砌,大多环绕山体沿等高线分布,从山腰到山顶有多道石墙分布,部分护坡墙有交叉。遗址东南角护坡墙保存较好,呈三层台阶状递升至山顶,层层内收,每层高1米。遗址东部发现的外围石墙构筑规整,双层垒砌,宽度可达1.4米,石缝之间有坚硬的粘土粘接。该石墙中部拐角处垒砌有方形垒石加固。部分护坡墙保存高度可达1.7米。部分残缺石墙可能为残存房屋;遗址内发现有石沟一道,开口于④层下,长约6米,以较为光滑的圆石垒砌,沟宽45—60、深35—40厘米,为遗址早期遗迹。

遗址出土大量陶器残片。陶片大多为夹砂灰陶及红褐陶,纹饰以素面居多,其次有绳纹、划纹、附加堆纹及戳印纹,器底较小,多有叶脉纹及麻布纹。陶器多在耳部有贴塑、刻划、戳印纹饰。遗址上层器物以折沿陶釜、耳上带乳钉的大宽耳为典型代表;下层陶器大多为大侈口、颈部略长的罐为代表。遗址内出土大量动物骨骼,种类极为丰富,涉及牛、羊、熊、鹿、猴、獐、狗、猪等动物;遗址内还发现陶器、石器、骨器、铁器等标本器物560余件。陶器主要有陶罐、纺轮、陶管,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刀、石镞、砺石等,骨器有骨锥、骨针、骨管、骨镞等,同时发现少量铁爪镰及铜钱等。亚腰形打制石刀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遗址内发现的一枚五铢钱,在滇西北的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不仅为判断遗址的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更有力证实了汉代时期维西与内地间的交流联系极为密切。通过采样浮选,在遗址土样内发现多种炭化粮食种子,增强了我们对澜沧江上游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

根据出土遗物初步判断遗址年代跨度为西周至汉代(距今3000—1800年),遗址内大量的石砌建筑属于汉代。遗址所处山体临近水源,地势险要,并有多道护坡墙环绕山体,房屋建筑居高临下,布局有序,具有较强的军事防御性质。

遗址堆积深厚、年代跨度大、出土物丰富、遗迹保存较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澜沧江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认识。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