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塘摩崖石刻位于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镇土官村委会大鱼塘村民小组南约400米处的一处岩厦截面上,早年间此摩崖石刻被当地村民使用红色油漆进行涂刷,造成了文物真实性的破坏。2021年11月,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委托我所对其进行石质文物科技保护方案的编制,方案编制依据为《WW/T0002-2007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WW/T0007-2007 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2021年12月,工作人员对现场再次勘查,进行初步测绘,编制完成了保护方案,并通过市级文保专家审批。
摩崖石刻保护工作现场
大鱼塘摩崖石刻下面为新修建的易峨高公路,南距县城约7公里,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3年5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刻为“威震遐荒”四个字,右行两行,楷书。石刻面积0.8×0.6米。据《明史》、《临安府志》及《康熙嶍峨县志》等史料记载,该石刻为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年)著名将领邓子龙所题。邓子龙系江西丰城人,明万历年间长期戌守云南边疆。万历十九年现新平磨盘山境内以普应春为代表的当地民众起义反抗明朝政府暴政,邓子龙受命前往平息此事。事后,邓子龙在新平勒石铭刻“鸣鼓营碑”,并以嶍峨县平甸乡为基础,划入元江、石屏、河西、新化等州县部分村寨,建立新平县,新平县自此始有。大鱼塘赤字岩原用红色土漆装修,后有人顺字迹外轮廊用錾子勾刻,“赤字岩”亦由此得名。大鱼塘赤字岩为峨山县唯一摩崖石刻,对研究邓子龙及地方史具有重要价值。
摩崖石刻现状照片
摩崖石刻病害图
大鱼塘摩崖石刻目前为露天保存,目测观察无长期渗水现象,在雨季可能会发生雨水浸湿现象。保存条件较为干燥,未受地衣、苔藓等植物侵害。大鱼塘摩崖石刻所在区域临近公路,经常有人类活动,崖面经过观察未成为动物的栖息地,因此也未受到动物或动物粪便的侵害。根据本次科技保护的目的与实际经费状况,不对大鱼塘摩崖石刻的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不进行样品的分析测试。对其进行科技保护的实施步骤为:
1、拍摄保护前后的图片资料,为工程验收和档案建立所用。
2、对石刻保护区温湿度的变化,风力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状况作进一步的观察了解,收集有关资料,收集时间期限为施工期间。
3、对石刻所在崖面进行含水量测试,并绘制含水量地图。对崖面是否渗水、渗水区域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进行石刻表面覆盖污染物去除扩大试验,确定适当的清洗剂成分与比例。机械方法为用毛笔或软笔刷轻轻扫除石刻表面灰尘、烟尘,不能扫除的污迹,用橡皮擦轻轻擦拭,进一步清除。当灰尘很厚并结成壳或坚硬的颗粒,与石刻表面附着较紧时,应用手术刀轻轻刮削,并辅以毛笔清扫,在不损伤表面的情况下去除积尘;如果污染物非常坚硬,刮削易损伤表面,可用少量蒸馏水润湿软化后,再用手术刀刮除,达到清除的目的;表面粉化、脱落严重的部分,应先用加固材料进行加固、再采用机械方法除垢,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对表面造成损坏。由于石刻表面污染物仅用机械方法清除效果不好,进一步清除必须使用化学方法。采用甲醇、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蒸馏水、酒精、二甲笨等配成无机和有机清洗剂,用脱脂棉轻轻擦洗或用浸有清洗剂的纸筋敷贴于表面十余分钟后取下,再用棉球蘸蒸馏水擦拭表面直到没有污物被洗下为止。
油漆去除实验
油污去除后照片
5、正式实施石刻表面污染物的去除工作。石刻表面污染物,分为多层油漆及原始残留的泥浆。先使用脱漆剂去除油漆,再使用清洗剂去除残留泥浆。用棉球蘸清水和酒精洗净残留清洗剂。对微生物病害残留痕迹进行清除。残留清洗剂的去除程度须使用电导率进行控制。
6、对区域内植物进行清除。对植物根系进行药品灭杀。
7、对整个石刻造像崖面(限室内)进行脱盐处理,脱盐程度也使用电导率进行控制。
8、石刻表面污染物去除后,对石刻的风化程度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应进行渗透加固处理。
2021年12月按照方案进行了现场施工,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