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分析所反映的大熊猫食性演化和生境退缩
发布时间:2019-02-27     阅读数:6333次    来源: 考古
分享:

《稳定同位素分析所反映的大熊猫食性演化和生境退缩》作者:韩菡,魏薇,胡一波,聂永刚,吉学平,闫丽,张泽军,施晓雪,朱立峰,罗运兵,陈伟才,魏辅文。2019年1月3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刊物《Current Biology》。论文原文网址:DOI: https://doi.org/10.1016/j.cub.2018.12.051

论文标本和基础资料来源于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 (DEB-0103795)资助的中国科学院与加州科学院合作项目《Biotic Survey of the Gaoligongshan, a Biodiversity Hotspot in Western Yunnan, China》项目的子课题,野外工作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加州科学院人类学部组织实施。论文论述了大熊猫的祖先禄丰始猫熊发掘出土于晚中新世的禄丰石灰坝,被认为是肉食或杂食性动物。现今,大熊猫只消费竹子,具有独特的牙齿、头骨和肌肉特征,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坚硬的竹纤维食性。具有假拇指是其独特的一个进化特征,使其更精确和有效的抓握竹子。与现生的大熊猫不同,我们对灭绝大熊猫的生境偏向和食性知之甚少。前期研究表明,大熊猫在更新世时期转变为特化的食竹子的喂食方式,然而,这一问题仍有很多疑问。今天,大熊猫幸存于曾经所在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碎片化的生境,但是未被详细报道过。稳定同位素分析可被用于了解动物中食性和生境变化的关系。骨胶原的同位素信号反映古人类的食性组成以及历史时期和现代动物群的食性变化。 本文开展了古大熊猫和现代大熊猫以及同时期动物群的骨骼和牙齿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我们的研究表明:大熊猫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C3来源的食物占优势,古大熊猫和现生大熊猫的营养生境截然不同。古大熊猫同位素营养和生态生境的范围大体上是现生大熊猫的三倍,表明古大熊猫可能比他们的现生伙伴具有更复杂的食性。本研究揭示了大熊猫的食性演化和生境缩小的信息。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