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壁画的保护与修复(7月)
发布时间:2022-07-28     阅读数:11536次    来源:原创
分享:

                                                                                                                  狄江海

       到云南丽江旅游,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美妙的自然生态景观,也能近距离欣赏位于白沙古镇的明代早期壁画“白沙壁画”。在欣赏文化瑰宝的同时,也许会产生疑问,这么漂亮的色彩为何能历经数百年不变?这些都得益于文保人员长期的维护工作。
       经过漫长的历史兴衰演变和大自然的沧桑变化,历史文献上记载的许多富丽堂皇的壁画大多已荡然无存。遗存至今的大量历代建筑物、石窟寺及墓室中的精美壁画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古代壁画相对于其他不可移动文物来说更加脆弱,而随着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的飞速发展,文物管理部门制定了数种壁画保护相关的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文物的保护修复已从传统的工匠式修复过渡到科学保护,并逐步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且有科学理论支撑的保护方法。
       文物保护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与理念,各类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略有不同,对壁画来说,必须遵循就地保护、消除病因、最小介入、可逆性与可再处理性、和谐性与兼容性等原则。
       中国古代壁画一般以绘制场所的不同而区分,有寺观殿堂壁画、石窟寺壁画、墓葬壁画等。影响壁画安全的因素很多,壁画所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各有差异,可能会受到雨水、风沙等的侵蚀以及日光照射等的威胁,地震也会给壁画带来破坏。壁画经历了成百上千年,制作材料不断老化,壁画支撑结构的功能也会慢慢失效,材料层间的粘结力减弱,壁画会变得十分脆弱。在上述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壁画产生了诸如起甲、起泡、酥碱、颜料层粉化、空鼓、变色、褪色、裂缝、脱落、表面污染等病害。
       起甲,是壁画画层与地仗层或准备层部分脱离,且脱离部分的画层断裂的现象是壁画最常见的病害。起泡,和起甲一样是壁画画层与地仗层或准

备层部分脱离造成,但脱离部分的画层未断裂。处理这两类病害,先要找出病因,最好能从根本去除危害因素,最终  一般采用回贴方法处理。回贴前先把壁画表面清理干净,喷涂溶剂释放甲片表面张力,采用注射、滴、刷或渗等方式把黏合剂加入,将甲片推回原位贴牢,去除渗透到表面的黏合剂。
       酥碱,一种壁画结构内部失去内聚力而造成的材料机械强度丧失的现象,表现为体积膨胀、表面结构松散和材料流失。酥碱可能由水的冻融作用、盐分的溶解和结晶作用、水的冲刷作用、化学反应、地仗的冻害等因素造成,一定要分析成因,从源头消除病害因素。颜料层粉化,是壁画颜料层内聚力丧失的一种现象,表现为颜料颗粒松散、脱落。发生酥碱一般都会造成颜料层粉化,胶结材料老化也会造成酥碱。壁画被日光照射一般都会使胶结材料老化,造成颜料层粉化脱落。壁画是最需要密闭保存的文物,壁画和建筑彩画被日光照射到的区域普遍保存较差。文保人员一般采用加固方法来处理酥碱和粉化病害。先把表面污染物处理干净,再使用溶液加固剂,采用喷、刷、滴、浸等方式应用到壁画表面,加固剂通过毛细作用渗入壁画结构中进行加固。
       空鼓,是壁画地仗与支撑体之间分层的现象。空鼓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分层不明显,没有裂缝,地仗本身强度很高,壁画通常不会有安全问题,一般采用灌浆方法处理空鼓病害。操作时先进行空鼓区域底部杂物清除,封堵裂缝和漏洞,必要时进行支护和贴保护层,打湿空鼓空间,进行灌浆,加压归位。壁画大面积空鼓时可采用压力灌浆粘贴或采取灌浆与锚固相结合的修复方法。
       变色,是指壁画颜色改变的现象。一种是整个壁画色调改变,比如变黄、变灰等;另一种是某种颜料颜色改变。对变色一般不进行处理。
       褪色,是壁画颜色逐渐变淡直至消失的现象。古代壁画颜料有两种,一种是矿物颜料,一种是有机染料。矿物颜料很稳定,有机染料大多化学性质不稳定,特别对光十分敏感,有机染料老化后就会发生褪色现象。对褪色一般不进行处理。
       裂缝,是壁画结构中垂直于画面的开裂现象。裂缝可以发生在画层、地仗层,有时甚至能够贯穿支撑体。裂缝一般需要使用原始地仗材料进行修补。修补是通过介入修补材料到壁画缺损部分以防止缺损部分继续扩大,同时恢复缺损体积的处理方法。修补应在充分了解壁画制作材料及所处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与原材料物化性质、颜色、纹理相同或相近的材料。一般需先清除裂缝、孔洞中的杂物,如果操作面材料疏松,还需进行预加固,接着对连接面进行打湿处理后填充修补材料。
       脱落,是指壁画的一部分离开整体的现象。脱落可以发生在壁画结构中的任何部位,如画层脱落、地仗脱落等。一般使用加固方式处理脱落病害。
       表面污染,是壁画表面被异物覆盖的现象。表面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并非所有污染物都会对壁画造成损害,但是所有表面污染都会使壁画失去应有的光彩,降低壁画的观赏价值。一般污染物有积尘、蜘蛛网、烟熏污染、泥沙、涂鸦、霉菌等。可用物理方法清除表面积尘、坚硬的灰壳、坚硬的污染物、表面的覆盖层。如果异物无法用物理方法清除,可考虑使用溶解方法清除,通过介入溶剂使异物溶解到溶剂中,然后通过溶剂的挥发将异物带走。
       壁画首要遵循就地保护原则,壁画和建筑物是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在原地无法保存,必须异地搬迁,就需要进行揭取搬迁。揭取是一种有损壁画的工序,目前已较为成熟,博物馆展览的壁画多数是从别处揭取而来。揭取前一般要对画面临时加固,分块画线、制作揭取用的木板。常用的揭取方法大体分为拆取、锯取、震取和撬取等四种方法。揭取后在新保存地点进行去除背面泥层、加固表层、补作底层、重做支撑体等步骤。
       壁画保护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涉及艺术史、考古、宗教、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等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理念的更新和先进科学技术在壁画保护中的应用,我国的壁画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社会力量也可进行壁画保护工作,要防止壁画的过度修复,为做大工程而盲目进行揭取等损害壁画的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古代壁画的保护与修复,对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乃至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科技手段在不断进步,保护和管理的理念也需要及时跟进,于我们文保工作人员而言,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白沙壁画修复前


                                                                                                          白沙壁画修复后


                                                                                                          壁画结构示意图


                                                                                                                  起甲


                                                                                                                  酥碱


                                                                                                                  裂缝


                                                                                                             颜料层脱落


                                                                                                               表面污染


                                                                                                              修复实验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