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定格历史建筑(6月)
发布时间:2015-07-05     阅读数:6731次    来源: 往月发布
分享:


                                         周怡


每每看到我工作出差途中拍下的美景时,朋友们都会羡慕地问我,你出差都干嘛,是不是游览各种名胜古迹呢?的的确确,“游览”属于我工作的一部分,如同我们“每月一讲”栏目《借我一双慧眼发现中国文物建筑之美》一文中提到的,它要求每一个文物保护工作者带着一双具备一定“功力”的慧眼去观察并尽可能地发掘眼前这座古建筑的价值所在。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总是难以做到过目不忘,仅仅通过照片却又难以全面、真实地展现每一座古建筑之美,于是,要想使所有的历史信息得以留存便需要借助其他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古建筑测绘便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用笔代替眼睛进行现状记录,是文物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每一座古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科技、艺术等各方面内容,凝聚着人类不同时期的智慧和才干,一座城市没有了过去就如同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通过建筑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它就是一部“凝固的史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岁月的沧桑,任何一座古建筑都无法抵挡住风雨的侵蚀而屹立不倒,加之一些人为破坏,保护文化遗产更是势在必行。建筑的“测绘”就是“测”与“绘”,通过对古建筑一笔一划的绘图,一尺一寸的测量,近距离的感受它的每一个细节,使建筑物的尺度、构造、比例等一系列关系都客观、精确的获得记录和说明。

古建筑测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外业,即到实地去考察、调研、资料收集、勾画草图、照片拍摄;另一方面是内业,即整理现场测绘图、照片和文字资料等,绘制出一套完整的图纸和撰写测绘报告,从而获得更全面和系统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作为今后保护修缮、深入研究的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1925年,一个私人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开始了对中国古建筑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32年起,在梁思成先生的带领下,学社成员开始对古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外业”工作,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田野考察,积累和整理了数以千计古建筑的测绘图纸、文字资料和现场照片等,囊括了由汉至清的许多重要遗存,并大致廓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因而,以梁思成、刘敦桢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古建筑的测绘,是最早的系统全面探索中国古建筑测绘方法的开始。

古建筑测绘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总平面图;单体建筑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单体建筑正、背、侧立面图;单体建筑横、纵剖面图以及节点大样图。各部分图纸内容要求又不尽相同,大到各单体建筑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到一个构件榫卯、裂缝,都必须清晰、完整、准确地表达到位,特别是当遇到各类艺术构件时,如屋顶脊饰、门窗等,上面的人物、花鸟、虫鱼图案其线条多用曲线,非常复杂,往往需要借助数码相机拍下大样各个角度的照片,然后测出重要控制点的实际距离,在内业通过CAD软件以数码照片为底再临摹出大样图案细节。

普通的测量工具有皮卷尺、钢卷尺、测距仪,辅助工具有竹竿、指北针、梯子、铅球、卡尺、绘图纸、铅笔、其他工具。普通的测绘方法就是利用上述工具,先用铅笔在绘图纸上勾画草图,然后以人工拉尺为主,对建筑物及其构件进行测量,将测量尺寸一一标注在草图相应部位,并拍摄照片,最后通过内业工作,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完成一整套数字化成果。这种传统的测绘方法简洁、直观,尤其对于小构件的测量,如斗口、材宽尺寸,误差不大,便于操作。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于一些测量难度较大的特殊建筑,如果使用普通测绘方法其精度难以保证,且测量人员安全性不强,于是,新的测量技术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还减轻了古建筑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如电子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电子全站仪以经纬仪为基础,附加电磁波测距仪的功能,可同时测量距离、水平角、垂直角、斜距等。三维激光扫描仪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新型测量技术,是以非接触的方式,用激光发射器发射的高速激光,通过计算接收器收到所测物体表面反射信号的时间差,获取物体的图形数据和影像资料,再由处理软件对其采集的“云点”信息进行坐标的转换,可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的需要输入不同的格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特别适用于大型、不规则、构件繁琐的中国古建筑。

总而言之,古建筑的研究离不开古建筑的测绘工作,不论是普通传统的测绘方法还是利用现代测绘技术,都需要测绘人员不仅具备基本的测量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古建筑营造专业知识以及制图技能,用笔把美好的历史建筑定格下来,并能够让现代测绘技术与传统测量方法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更完善、精确、安全的古建筑资料。


大觉寺正面照


大觉寺正立面图


大觉寺大样图


工作人员现场测量


梁思成手绘图之一


梁思成手绘图之二


电子全站仪


三维激光扫描仪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