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初心——读《学习考古》有感 (6月)
发布时间:2018-07-11     阅读数:7478次    来源: 往月发布
分享:


                                                                                                                                          周然朝


近日有暇闲逛书店,偶遇年初三联书店刚出版陈胜前的新著:《学习考古》,随便翻了翻目录,有点引人入胜的意思,买了来读,有感,成了这篇文章。

初识作者是在《南方文物》上,读过他写的几篇关于考古学理论的文章,当时只觉深涩难懂,读完就忘了,唯有一个感觉让我记忆犹新:他的理论功底非常深厚。如今读作者写的书,又是一种别样的感受。

仔细想来,应该是十年之间心中关于考古的一切惶惑鼓动着我读完了全书。选择、态度、方法、意义、前途,字里行间,都是回答。

关于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今天的大学生中,在高考志愿书上主动选择考古学专业的恐怕仍然是少数,主要原因是这个专业太过冷僻,不为大众所熟知,即便有一部分了解考古,也仅仅停留在一些浅显感性的认识层面,离真实的考古学还很遥远。因此,真正的选择是在选择了考古学之后,作者认为这一步非常关键,不同的态度决定了学习者不同的前途,也影响着考古学本身。如果你愿意用欣赏的心态去面对与考古学有关的一切,那么你一定会善于发现考古学的美好,你会生出强大的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你也愿意享受因它而来的孤独和枯燥,苦闷与焦灼。

关于研究:必须有意义。

在与考古有关的所有学习内容当中,最让学习者感到苦闷与焦灼的恐怕要属考古研究了。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着重强调要做有意义的考古研究。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如何进行有意义的考古学研究呢?作者讲到了一些方法,他认为首先需要发现独特的问题。这里包含两个维度:第一,能不能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学术思维的敏感度;第二,如何发现,这就需要“深入到考古材料中去”,通过细致的整理工作,发现材料中非同寻常的那些特征。发现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分析的过程,要“顺藤摸瓜”,看这个独特的问题由哪些更小的问题组成,这个问题与哪些因素相关联,这些关联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拓展等等。最后,根据相关因素及拓展的关联,从多个角度解决这个问题。作者用了一个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早阶段发现安柄工具的例子,完美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意义的考古学研究以及考古学研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的问题。

比起研究方法,研究心态更为重要。当一个问题迟迟找不到突破口,或者面对一大堆材料理不出头绪的时候,好的研究心态能引导你另辟蹊径,最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作者的经验是:“当你开始研究的时候,你的研究计划很可能会落空,但这并不代表你就没有希望了,你可能没能实现你原来的计划,但是如果你及时调整,那么你可能会发现新的兴趣点,甚至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关于前途:难得的事业观和使命感

选择考古,有何前途?这是一个时不时就会让人感到焦虑的问题。是成为成功的考古学家?或是执行命令,做点发掘,挣点补贴?再或是写几篇文章,混个职称?……太多“前途”,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作者在学习一节中曾讲到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在他罗列的几个最好的老师当中,宾福德排名第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作者认为是宾福德带他找到了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方向。生活有依靠,精神有寄托,有以之为“事业”的价值观,还有一点使命感。安身立命,回到作者身上,非常贴切。人生的方向如此之多,能在短暂的事业生涯中找到让自己安身立命的那一个,无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这样的前途令人向往。

选择考古,生活的安顿和精神的寄托当然不是问题,但要习得一种坚定的事业观和使命感,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和人生价值,却不容易。

反观作者的人生经历,从本科到博士后,从中国到美国,从学生到老师,每一次转折似乎都恰到好处。学识深厚、治学严谨、处世低调诚恳,有书可读,有研究可做,偶尔还能诗意的栖居,在我看来已近完美和成功,这样的人生不可能重来,更无法复制。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作者却认为,学问之路,四十才立。你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通过复杂的甚至是痛苦的内化过程最终输出自己的东西。他在书中宽慰后学:“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如果你现在没有什么成绩,这没有什么,因为你还没有到立的时候。此时需要的一是立足长远,二是有足够的耐心……除了这些,就是反求诸己,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读到这里,心底又再次充满了信心,想起了14年前决定选择考古的那个夜晚。原来,那一点最简单的喜欢和好奇就是初心,虽然感性但却遵从于内心,它一直都在,愿你抛开繁冗杂念,重拾简单之心,继续前行。


 《学习考古》(陈胜前著)


放飞无人机


测绘遗迹


清理出土器物


余晖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